Featured image of post A Room of One's Own

A Room of One's Own

伍尔芙《一间自己的房间》上海译文出版社

今天是周日,难得闲暇,在一间属于我自己的房间里,看完了伍尔芙的《一间自己的房间》。她的文笔很细腻优美,前部分讲述她在思考作家创作的心境以及由此引申的十八世纪前对女性创作的种种阻挠,尾部在讲述她对心灵和创作的思考。

文稿是由她在剑桥女子学院的两篇演讲拓展而来的,这算意识流小说吗?也许更像思考随笔、诗篇。但这重要吗?不重要。真实是最重要的,这篇文章是什么,伍尔芙想表达什么,是这篇文章的真实,这是重要的,在此前的“意识流或非意识流”、“小说或非小说”的归类,不仅不重要,过度纠结反而容易带上滤镜,对这里所表达的“真实”产生扭曲。

同理,伍尔芙也提到,也是我一直以来的看法,作家在表达、心灵在思维之中运作,应该尽可能接近真实,不带任何偏见,包括作为男性的偏见,作为女性的偏见。

任何作者只要考虑到他们自己的性别,就无药可救了。纯粹单性的男人和纯粹单性的女人,都是无药可救的;一个人必须是男性化的女人,或女性化的男人。

“五百英镑的年收入,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对应深思熟虑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闲暇、自由。伍尔芙不仅是为女性,而是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而写的。女性是一种处境。十八世纪前阻挡女性创作的,是女性贫困和女性偏见,是这种处境。现在改善很多了,男女同工同酬,以及对女性创作的偏见也削弱了很多,甚至现在一个男生说想成为作家想写诗,你会觉得他多愁善感很奇怪。

像伍尔芙提到的去拥有金钱、自由、闲暇,从而让自己能够去接触世界的真实的能力,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要求和呼吁,无关性别(如果说什么都提性别,带着各种偏见去思考,那才是对伍尔芙的不尊重和亵渎)。我现在虽然有能够支持我活下来的金钱,但我没有自由和闲暇,工作日从睁眼到睡觉都是工作,只有周日有空看看书,写写思考随感。以及,其实我每天都会做Calendar时间规划,好处是碎片时间少了很多,效率提高,但坏处仍很明显,对时间的过度细分和规划会很大程度扼杀创造力和想象力 。

“伟大的心灵总是雌雄同体两性因素并存的。” ——柯勒律治

《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最后关于心灵中两性因素的融合和协调的论述,让我特别惊喜,没想到她最后的思考是如此超脱,而非受限于单性处境的论述。从标题和用语也能看出,伍尔芙一直用的是One而非He或She。另一个惊喜的原因是,最近我也一直在思考雌雄同体以及超脱性别的心灵,同样认为这样的人格才是完整的,才更接近生活的真实。

于我自身而言,虽然我的性别是男,但我认为我心灵的女性因素其实会比男性因素多。不过我自觉自己的心境很好地平衡了雌雄两面,所以我很平静,我比任何女性因素过于优势的女人和男性因素过于优势的男人都能更好感受世界的丰富与深刻。女性是种处境,男性也是。我也没有兴趣去探讨处境孰优孰劣,大家各自带着自身利益和偏见相争罢了。作为人,我当然是支持平等,但什么是平等,如何算是平等呢,这又是很深刻的哲学问题,我没有足够的思考和洞察去探讨,因此也避免带着偏见妄加评判。

所有这一切,使不同性别的人相争,使不同品质的人相争;所有这一切,自命为优越而硬判他们为低劣;所有这些行为,都属于人类生存的私立学校阶段(我想她应该指的是幼稚阶段吧,但是翻译语境不到位),在私立学校中,学生是分为“派别”的,这些派必须去打败那一派,而走上讲台从校长先生手中接过一只装潢精美的奖杯,是极端重要的。当人们逐渐成熟,他们就不再相信派别或者校长先生或精美奖杯。

派别和标签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而为人的“完整性”,重要的是能够去领悟世界的“真实”。前者要求你尽可能放下偏见,尽可能流露你不受他们扭曲的价值观——你生命的本真。任何带着过多偏见的文字都是残缺的,注定枯萎。去领略世界的“真实”,去经历各样的情感、去看不同的人和风景,去写你想写的东西吧!当然,这需要金钱、深思的能力和闲暇。

阅读文学和写字是奢侈的。我上大学后太忙了,很少再看书和写字了,高中很爱文学,现在慢慢在捡起来。这真是幸运,这种闲情逸致也是奢侈。现在,除了时间、金钱,还有注意力资源,太多的信息,冗杂和喧嚣,亦会扰乱心灵。愿大家都能保护好“那间属于自己的房间”吧!

Last updated on Aug 17, 2025 00:00 UTC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